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章 生活篇:古人没厕纸,怎么上厕所 (第12/34页)
礼节没有改变,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,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。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,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,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。《大明会典》记载:“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,禀事则跪。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,行跪拜礼。”到了清朝,不光要跪拜,还要磕头,并且要磕响。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,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,这样磕头才磕得响。 清朝时,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,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。乾隆晚年时,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,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。甚至有学者认为,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,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,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。 跪拜礼的变迁,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,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,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。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:“天下者,中国之天下,祖宗之天下,群臣、万姓、三军之天下,非陛下之天下。”而元朝之后,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。至于普通百姓,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,只能是蚁民。辛亥革命后,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,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。然而在精神上,很多人还是跪着的。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,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,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。所以,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“饥寒交迫”。古代没有暖气,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? 早在史前文明时代,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,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xue式房屋,一半挖在地下,就是为了防风保暖。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,周边用泥土夯实,用来烧火取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