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章 文化篇:古人说话,也用文言文吗 (第21/29页)
的确,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解说都会夸耀兵马俑身高都是1.85米以上,在兵马俑坑里看起来也的确很高。但是,兵马俑都是带底座的,底座有十多厘米高。除去底座净量的话,兵马俑的实际身高多在170厘米~181.5厘米之间。这个身高比前面计算出的一米六高了许多,因为兵马俑的原型是军人,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,当然要选大高个儿了。因此,兵马俑的身高是不能代表当时的普遍情况的。 所以你要自信,只要有一米七的身高,回到古代至少能是个七尺半男儿! 38 “学富五车”到底有多厉害 古人常用成语“学富五车”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。这个成语源自《庄子》一书,说的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。《庄子》的原文是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很多朋友将这句话理解为他读过五车书,的确很厉害!那古代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?今天咱们就来算算。 “学富五车”中的五车书,和我们今天的书是不一样的。今天的书是纸版书,是东汉之后才有的。尽管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但东汉并未普及纸版书。直到魏晋时期,因为佛教的传播需要大量佛经,廉价方便的纸版书才在我国普及开来。那在“学富五车”的先秦时期,书是用什么材料写的呢?答案是简牍。 简和犊是两样东西,区别主要体现在宽度上,简细长,牍则更宽。在制作材料上,两者大体都用竹或木。一般简多用竹,牍多用木,所以又称“竹简”和“木牍”。 竹简在商朝就出现了,后来在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,一直用到汉朝。竹简的制作方法很复杂。首先得选用上等的青竹裁切成适合的大小和长度。竹简的宽度在0.5厘米到1厘米之间,长度则根据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