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章 文化篇:古人说话,也用文言文吗 (第26/29页)
审”,复审相当于今天的二审。复审时,杨乃武的举人功名已经被朝廷革除,这样就可以大大方方对其用刑了。一番刑讯逼供后,杨乃武也承认了自己并不存在的罪行。最终,杨乃武被判斩立决,小白菜被判凌迟处死。在古代,女子通jianian并谋杀亲夫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,很多都会被凌迟处死。越是保守落后的时代,对通jianian这种事处罚就越严重,毕竟太“伤风败俗”了。杨乃武和小白菜复审也都被判了死刑,那他们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,判决后就直接拉出去行刑吗?没有那么草率。死刑还需要秋审通过后才能行刑。 清朝的秋审有两个环节:一个是地方秋审,相当于今天省高院终审判决;另一个是中央秋审,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的死刑复核。地方秋审时,判处死刑的案件要上报省里,省督抚会同布政使、按察使进行复审。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、省长、主管司法的副省长三人共同会审,审判结果为终审判决。地方秋审结果可能有四种,分别为“实、缓、矜、留”。意思分别是:案情属实,量刑合理,维持死刑;案情属实,量刑过重,减刑不杀;案情存疑,发回重审;案情属实,量刑合理,但嫌疑人为家中唯一男丁且父母尚在,免去死罪。这最后一种情形叫作“留养承祀”,现实cao作中一般不用。 地方秋审后仍然维持死刑判决的,要报送到朝廷进行中央秋审。中央秋审时,先是由刑部和内阁大学士等副国级高官会审,拟定出意见,最后交由皇帝亲自裁决。皇帝认为可以执行死刑的就批准,这一最终裁决叫作“勾决”。勾决之后的犯人很快就会被执行死刑了。清朝的中央秋审一般在农历八月,时值秋季,所以随后的执行死刑又叫“秋后问斩”。从汉代开始,中国就有秋冬季执行死刑的规定。古人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