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36章 (第2/3页)
。 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追求部分人的利益,无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不均,不均就会导致不安,不安就会生乱。 为什么有黄巾之乱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兼并导致的不均。部分人贪得无厌,让其他人无法生存,最后两败俱伤。 殷鉴在前,有必要重归夫子之道的初心,根据仁的原则来处理事情,以求共和共利。 具体到立太子的事而言,就不仅要考虑天子与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,天子、太子与大臣之间的关系,更要考虑将来对天下的影响。 太子首先是将来的君,他能不能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,才应该是最先考虑的问题。 无论以嫡以庶、以贤以长,都不能违反这个原则。 可能是考虑这个问题会引起争论,陈宫又补充了一句。 不违背贤的基础上,立嫡立长更利于稳定,带来的伤害更小,符合共利的前提。 尽管如此,他的这番表态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。 最直接的一点,就是有人指责他见利忘义,违背了夫子罕言利的准则,是小人。 君子唯于义,小人才喻于利。 当然,陈宫也不是好惹的,直接反驳道,夫子罕言利,不代表利不重要,否则夫子要什么俸禄?人要生存,就不可能不言利,只是不该以利害义,违背了共利的原则。 再者,君子、小人不是天生的。别以为你们衣冠楚楚就是君子,别人短衣粗褐就是小人。君子、小人当以道德分。以自己的劳作换取生存必须的利益,天经地义,不失为君子。相反,不劳而获,还想多吃多占,那才是小人。为了自己的享受,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力,更是无耻之尤,当天下共诛之。 此言一出口,立刻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