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24章 (第3/4页)
再比如太学考试,从三万多人中选举郎官,一年不到一百人,杯水车薪。 相比之下,勋贵二千石的子弟根本不需要考试,凭父兄荫选就可以直接入仕,每年的数量数倍于苦读中选的太学生。 在这种情况下,太学生能安心读书才是怪事。 现在情况有变,刘协取消了宦官制度,又大力压制勋贵,对官员子弟的录用也保持在一个低水平,为更多的普通人留出了机会。与此同时,朝廷事务的增多,迫使朝堂和郡县机构增多,名额扩张,提供了更多的官职。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选举制度,压力不大,更易于见效,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。 荀彧很清楚这一点,所以顺理成章的提出了将左雄、黄琼的改革更进一步的建议。 具体而言,就是对各级官员的选任有一个年龄限制,同时按照不同的科目取士,以增强其专业性。天子提倡四民皆士,提倡实学,选士自然也要依循这些特点。 比如兵曹、贼曹、尉曹,就应该选任有行伍背景的人,金曹应该选用有冶炼经验的人,户曹、仓曹则需要有农学背景,决曹、辞曹则当通晓法律。 总而言之,要加强专业性,以便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,更好的履职。 为此,荀彧还建立对诸曹的职能进行细分,以便明确其要求,更利于选用人才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