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道天下_第1350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50章 (第2/3页)

县,都有一个默认的规则,即主政官员由朝廷统一调遣,比如州牧、刺史、郡国守相、县令长,禁止本地人任职,以实现朝廷的意旨。而府中掾属则大部分由本地人出任,利用他们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,以便推行具体的政务。

    这么做的好处是朝廷和地方取得了平衡,但缺点也很明显,朝廷派来的官员不熟悉当地情况,往往被当地人左右。在经学取士大行其道后,这种情况更是严重,主政官员只有虚名,实权尽归当地掾属,朝廷实际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有限控制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弃虚务实,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善,却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。

    当地人才如果太多,没有足够的职位安排,是不是可以到人才不足的郡县任职?

    毕竟郡县府寺的规模不会因为当地人口少就变小,职位数量还是差不多的。

    可是如此一来,对当地人才是不是公平?如果统一拟题,异地任职,他们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。

    听了杨彪提供的反馈后,刘协也有点头疼。

    程序公平还是结果公平,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统一答案,二十一世纪都是争论不下的难题。在这样的问题上,他并不比杨彪更擅长。

    反复商量后,他提出了一个想法:选两个州试行。五年之后,看哪个方案的综合效果好,再推广哪个方案。

    他还提出了两个备选州:冀州和荆州。

   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 理性萌芽

    刘协之所以选荆州和冀州作为试点,是因为这两个州有两个共同点:

    一是户口多,经济实力强。治理成果对朝廷财政的影响权重大。

    二是这两个州的大族经过几次清洗,实力大减,推行新政的阻力小。能够参加分科选士的大多是接受教化之后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