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《八卦筮法源流考》(十三) (第13/14页)
帝制时又产下了"易学"这个怪胎,即以筮术上的八卦象数去注释今本《周易》,如同先秦里的医和按“八卦取象”来论晋平公的疾病,故"八卦象数易学"这个怪胎的由此便历久弥坚的妖艳疯狂成长。 ⑤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秋,龙见于绛郊。魏献子问于蔡墨曰:‘吾闻之,虫莫知于龙,以其不生得也。谓之知,信乎?’对曰:‘人实不知,非龙实知,古者畜龙,故国有豢龙氏,有御龙氏……’。献子曰:‘今何故无之’?对曰:‘夫物,物有其官……龙,水物也。水官弃矣,故龙不生得。不然,《周易》有之,在《乾》之《姤》曰:‘潜龙勿用’;其《同人》曰:‘见龙在田’;其《大有》曰:‘飞龙在天’;其《夬》曰:‘亢龙有悔’;其《坤》曰:‘见群龙无首吉’;《坤》之《剥》曰:‘龙战于野’。若不朝夕见,谁能物之?’” 如春秋文本《周易·乾》内容格式附下: “()乾:元亨利贞。 ()姤:潜龙勿用。 ()同人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 ()履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,无咎。 ()小畜:或跃,在渊,无咎。 ()大有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 ()夬:亢龙有悔。 ()坤:见群龙无首,吉。”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这里记载的是一次在晋国绛城的郊外出现了龙,魏献子就龙的问题请教蔡墨。蔡墨解释了一大通,从以龙为姓氏的渊源,讲到设立的官职上,及水官的废弃,所以龙也捉不到了。在解释中并引用《周易》里《乾》与《坤》篇里有关涉及到龙的句子内容,来说明古时是有龙的根据。蔡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