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哲学解读_《八卦筮法源流考》(十三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《八卦筮法源流考》(十三) (第14/14页)

墨认为古时侯是有龙的,并以《周易》一书里出现有关龙的说法来作为依据。“如果不是早晚都见到,谁能够说出它们的状态呢?”(若不朝夕见,谁能物之)蔡墨引用《周易》一书里有关龙的句子,来回答魏献子问龙的问题,以增强自己认为龙存在过的说服力。这里虽然蔡墨错误理解《周易》里《乾》、《坤》两篇文章里出现的有龙之句,就认为古时有龙存在的依据。孰不知《周易》是用龙作比喻,是让"君子"学龙的那种伸屈变化的本领。但蔡墨并不是用《周易》里的句子如那些史巫用于卜筮,毕竟是引用《周易》的文章句子在阐明他要说的事物道理。这显而亦见是当作理论书来引用。

    从以上《左传》里引用《周易》的几个例子来看,无论是引用《周易》里的句子,或是引用《周易》里的名称所作的解释直接用于阐明事理时,则与《左传》里记载的筮例称法不同,而是说“《周易》有之”。这完全与史巫把《周易》当卜筮不同,显然在上层人士眼里《周易》就是一部理论书。

    从这些《左传》里记载的所引用春秋《周易》文本里内容,意在说明,一是春秋文本《周易》格式不同于今本《周易》,无疑说明《周易》是被篡改过的,二是即使春秋文本《周易》的格式特殊,但其内容上的思想性与《诗》、《书》内容没有两样,自然在春秋非史巫之外的上层人士看作是文章书籍那样去引用。由此也说明史巫用春秋文本《周易》卜筮,已是篡改为卦书,即离不开六十四卦符号为卜筮工具和八卦取象,那只是史巫的无知而已。严格说《周易》思想的伟大,不在于文章格式的改变,其思想性就能被改变!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