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35章 任务艰巨 (第2/5页)
方面的投入,已经够大了,今年,学堂已经逐渐向中下县铺开,不过,一个人才,可不是短短一两年能教出来的,况且,即便是朝廷把学堂开的到处都是,也要百姓供养的起家中的孩子读书才行,现在,百姓家里,十一二岁的少年,都已经开始当青壮劳力工作挣钱养家了,哪里会让他们去读书,所以,根子,还是在国民经济上。” 没事的时候,孙享福也是会跟虞秀儿谈论几句政治,来自后世的他知道,宋朝的文化传播,是这个民族历史上的最鼎盛时期,普通百姓识字率高达一成五以上,甚至超越民国时期。 然而,想要达到宋朝那种程度,首先你就得有宋朝的那种经济,拿目前大唐的经济来跟宋朝比,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,首先人口就相差十倍左右,而按照去年全国的总税收将近六百万贯来算,跟北宋时期的年税收一亿六千多万贯来比较,还差着二十好几倍呢! 像水浒传里面,随便一个山野小店,都有大碗酒,大块rou销售,随便一个中级军官,都能拿出千贯钱来买刀的情况,想要在大唐出现,只怕有点难度。 因为,即便是剔除掉十倍左右的人口差距,唐初与宋朝的财税总量,也还差着近二十倍。 孙享福大概算了一下,大唐的青壮劳力如果月收入能有宋朝时期城镇居民的那个层次,即,每个有工作的轻壮劳力,月收入达到二十贯左右,估计他们还是会很乐意让家里的孩子先去读几年书,再考虑出来做事的。 以大唐现在普遍的青壮劳力月收入一贯左右来算,还要将其提升二十倍左右,才具备让普通百姓识字率达到北宋年间的一成五以上的水平。 这个任务,不是一点点的难度,连孙享福,都没有什么信心在一代人之内做到。 “阿爷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