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35章 任务艰巨 (第3/5页)
,前些日子,国子监有博士上奏陛下,说,既然本国目前招收不到那么多学子读书,可以放开学子的国籍限制,让所有的国家有条件的贵族子弟,都能够到我大唐读书,等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,咱们再给他们做官的机会,将他们留在咱们大唐,这也是能扩大我大唐吸收人才的范围的一半办法,并且,还能通过这种体系,防止别国的崛起,毕竟,没有了这些精英人才,他们的国家,就很难法扎按起来。 陛下听了这个建议后,大为赞许,给那位博士加了官,不过,具体这件事情怎么cao作,需要阿爷和孔祭酒商量之后,再做决定。” 历史上,贞观朝从贞观四年开始,来大唐留学的外籍学子,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,鼎盛时期,光是中央学府国子监,就有数千外国学子进学,然而,它具体给大唐带来了什么好处吗? 文化传播方面,或许有一些,但是这些学子,却并没有都留在大唐为官,为大唐做贡献。 就拿派遣人数最多的倭国来说,可有一人学成之后,在大唐做到高官,青史留名了? 没有。 孙享福没有读过多少历史书,但是,关于唐朝的电视剧还是看过不少的,几乎是完全没有印象大唐出过什么倭国国籍的名臣。而且,除了武将方面,就没有出过什么有名的胡人文官。 所以,他听到这个计策之后,觉得,想法倒是不错,不过,真要执行的话,有待商榷,至少要区别对待,倭国鬼子,就算再有钱,也不能传他们真本事,佛经,儒家学说这类的,教教他们倒是可以。 “这事,回头我还要跟阿爷好好聊聊,对了,夏粮收割完,大军就要出征了,你这边想好了誓师仪式上,排什么乐曲了么?” 依照以往的惯例,其实一般都是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