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农圣_第352章 高句丽寇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52章 高句丽寇边 (第3/5页)

付出的代价,也需要根据他们最终报过来的田亩数据来谈,大的方向孙享福已经想好了,就是钱款无息借贷。

    善阳的财政收入虽然很高,但纯盈利,一年也就百把万贯而已,现在,定襄,泰安,上齐,乌兰四座郡级大城要先后开建,总投入可能要高达千万贯。

    而且,这还没有算那些要辐射这些郡级城池射周边几百里的县城,即便是有善阳柜坊可以借贷一些,孙享福本人也会拿一些钱来投资,但不可能弄出这么多活钱来。一旦现金透支过多,要是被有心人煽动,出现挤兑情况,那么,善阳柜坊的信用就有可能崩塌,孙享福可不敢冒这样的险。

    所以,在善阳柜坊总存款数高达三千万贯的几大家,就成了他私下借贷的首选,省个几十万贯的利息钱出来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改革的出发点只有让所有人都是受益的,它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,至少,要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,孙享福用这些手段推进世家在结构上进行改革,眼下看来,确实能让他们谋利,更长远的看来,就是让他们得到了财富,却失去了左右国家的权利。

    以往的世家,是对内扩张,所以,往往是处在剥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的状态下,孙享福把他们引到对外扩张的轨道上来,那么他们获取的利益,与朝廷的利益,其实就是一致的,他们赚取的更多,朝廷的税收也就更多,而且实际控制范围和战略纵深还能向外推进几千里,何乐而不为呢!

    大方向上基本谈定之后,孙享福立即回到府中将情况汇报给了李世民。

    有了这一轮谈判,北地四大郡级城池建设发展的基础底子就打下来了,新政全面推行也没有了阻力,做完最后的这些工作,孙享福这个安北大都督就不用一直被束缚在北地了,相比于解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