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65节 (第2/7页)
征召,人各截去左手大指,以自残来避免为官。” “嗯……”余熂点点头,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夏伯启叔侄剁指案,他焉能不知。 虽然后来朱元璋砍了两人另外九根指头和脑袋,但对大明士人的冲击极大。也让本就相看两相厌的双方关系,愈加恶化了。 第六零九章 朱老板怒批严子陵 朱元璋之所以杀夏启伯叔侄,就是担心放过他们,会让天下士人纷纷效仿。 但他对文人的cao性还是缺少了解,夏启伯叔侄这一死,便成了所谓‘杀身成仁’者,反而名声愈显,引发了天下士人的效仿。 后来又有苏州名士姚润、王谟等,相继拒绝朝廷的征召,宁死也不给大明当官。 朱元璋当然不惯着他们,统统送他们去九泉下跟高启、夏启伯叔侄作伴去了,以儆效尤。 然而有一天听讲官讲书,讲到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刘秀亲自邀请,不愿入朝为官的故事时,讲官不无深意的借严子陵之口说: “昔唐尧著德,巢父洗耳。士故有志,何至相迫乎?” 朱元璋一听,火气腾地就上来了。干嘛干嘛呢,什么‘士故有志,何至相迫乎’?以为咱听不出来么? 咱给你官职俸禄,是让你搁这儿讽刺咱的么? 什么叫‘士故有志’?是不是孔子说的‘天下有道则现,无道则隐’啊,合着你们把咱当成无道君王了么?! 盛怒之下,他又提笔写了一篇《严光论》,命刊行天下,令国子学以降各级学校都需全文背诵。 其大意是说,‘jianian邪之徒有各种各样,不只为非作歹者是jianian邪,那些做事不诚心的、有机会作为却不作为的,也都是jianian邪。 当时国家中兴之初,民生凋敝,可用之才稀少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