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1章 歼击机/战斗机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章 歼击机/战斗机 (第75/94页)

72年开始招标,1978年开始服役,并开始在中东战争的舞台上大显身手;而米格-29于1969年开始招标,直到1984年才装备到前线航空部队,历时15年。

    精益求精出精品

    虽然研制速度很慢,西蒙诺夫精益求精的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回报,他评价苏-27时说道:“这架飞机对我们的意义如同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。”

    苏-27长21.9米,高5.9米,翼展14.7米,后来各改型在尺寸上差距不大,时速高达2.3马赫,起飞重量超过30吨,是典型的重型战斗机。该机采用了由f-16首创的“翼身融合”设计,边条翼、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圆滑完整。从侧面看上去,机头尖锐,气泡形座舱向上凸起,后面的发动机部分位于机翼以下,机翼、尾翼平直简洁,整个飞机美观大方,极具流线感。苏-27两台马力大、重量轻的涡扇发动机使用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,大部分零件可在野战战场上拆卸组装,部件损坏后仅需要更换相关模块,有效提升了飞机的维护性和使用率。机身大量采用高强度钛合金,重量大大减轻,进一步增强了机动性。飞机可装载近1吨汽油,不挂副油箱时航程就超过4000千米,非常适用于苏联辽阔的疆土。

    米格-29同样集成了众多已有机型之长。它外形看上去与苏-27相似,只是小了一号,机长17.3米,高4.7米,翼展11.4米(改进型号略有不同)。米格-29采用了“混合机翼机体”的气动布局,不仅将机翼和机身融合为一个升力整体,还将机翼与发动机机舱融合在一起,机翼翼根向座舱部分延伸较多,可为飞机带来约40%的升力。飞机配有两个涡轮喷气式发动机。进气道在机身下方,避免机头进气时传输管占用的大量空间。进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